颠覆认知!人类牙齿龋坏进程全景图谱首度揭秘
当牙齿表面出现小黑点时,内部的牙髓其实早已拉响警报。一项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的研究,首次通过三维成像与单细胞测序结合,系统描绘了人类牙齿龋坏过程中牙髓组织的动态变化图谱,揭示了从早期修复到晚期不可逆损伤的细胞机制转折。
当牙齿表面出现小黑点时,内部的牙髓其实早已拉响警报。一项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的研究,首次通过三维成像与单细胞测序结合,系统描绘了人类牙齿龋坏过程中牙髓组织的动态变化图谱,揭示了从早期修复到晚期不可逆损伤的细胞机制转折。
李玉娇,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201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并留于吉林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至今。现为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会员,吉林省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专业委员会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标准之一。牙齿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据2017年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口腔健康问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时代的进步,口腔健康理念、技术、设备、材料的持续更新,人民群众对口腔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在此背景下,显微治疗及数字化应用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为提升地区牙体牙髓病的诊疗水平,9月20 日,我院特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为呼和浩特乃至全自治区的口腔同仁呈现一场学术盛
在十堰市人民医院的口腔诊室里,有一位常与“毫厘”“精微”“疑难”赛跑的医者。她以显微镜为“眼”,在幽深如迷宫的根管中探寻光明;以精湛医术为“针”,为无数濒临拔除的患牙缝合生机。她,就是湖北省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十堰市人民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
一提到看牙,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钻”和“补”,甚至“拔”。尤其是青少年得了蛀牙,家长往往觉得只要补上就好。但牙齿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硬壳”,它内部有柔软的牙髓,是牙齿保持活力的“生命线”。现在有一种新技术,它的目标不再是简单地清除病变,而是最大限度地保留牙齿